欢迎访问Betway体育在线登录官方网站!

学生安全

大学生安全知识

 2017年10月29日       点击量:

第一章 防盗篇

一、学生宿舍被盗案易发时间

1. 新生刚入学期间。这时新生对周边环境和人员都比较陌生,相互之间缺乏应有的照应,防盗意识最为薄弱,防范措施不力,加之此时宿舍内走动的人员较多,很多盗贼就是利用这一特殊时段行窃的。另外,此时同学们大都携带有较多的现金,这也是盗贼之所以会选择在此时段作案的一个重要原因。

2. 放假前后。放假前,学生都忙于复习考试,防范意识下降,同时这时很多同学都收到家里寄来的钱,现金较多。放假期间,留校的同学较少,往往是整个宿舍楼(区)只有几间宿舍有人,防范相对薄弱,这时盗贼会乘虚而入。

3. 上课、晚自习、清晨期间。其中以学生上午上第一、二节课为最。上课时间,同学们大都去了上课,这时是学生宿舍人员最少的时候,几乎是“真空”状态。而晚自习也可能因一些宿舍有同学都走开而使盗贼有可乘之机。而清晨案发时间多为凌晨3:00—5:00人们熟睡期间。

4. 夏秋季节。由于天气炎热,不少学生在午休、晚睡时,除了窗户大开外,连宿舍门也是照开不误,殊不知在大开“通风之门”时,也为盗贼大开了“方便之门”。

5. 重大节假日或校内大型活动。重大节假日,很多学生都走出校门去参加各种活动或结伴旅游,这时盗贼就可能会假装找人,伺机行窃或深夜潜入宿舍行窃。在举行大型校内活动时,外来人员剧增,流动人员较多,学生大都去参加活动,这也使宿舍盗窃案的发案可能性增加。

二、学生宿舍盗窃案的主要作案手段和特点

1. 乘虚而入。宿舍无人或午休、晚睡不关门或暂时离开不关门,都为此类盗贼提供了较好的作案条件,如入无人之境。这类盗贼进入宿舍后,往往是“全方位搜掠”,特别是现金和贵重物品,更是成为他们偷盗的重要对象。

2. 撬门拧锁。此类盗贼多倾向于暴力型,撬门拧锁的手段较多,如用薄钢片等能从门缝插人的金属、非金属(如硬塑料薄片)制品工具拨暗锁或踢门、撞门使暗锁锁扣盒松动、脱离等。这类盗贼多先以找人为试探,若发现无人,即会迅速实施以上行为,尽快进人宿舍行窃。

3. 顺手牵羊。此类盗窃案既可以发生在走廊,又可发生在宿舍内,如将晾在走廊、阳台的衣物偷走或上门推销商品时乘学生不注意,将桌上的手机、文具等偷走。

4. 挥竿入室,也称“钓鱼”。多以铁勾、竹竿等作案工具伸入宿舍,将桌上、床边的物品钩走,此类盗窃案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一楼宿舍往往首当其冲。

5. 偷配钥匙。多见于内部作案。盗贼多为与被盗宿舍学生要好的朋友或同班同学,这些盗贼往往是以各种理由借去学生的钥匙,然后再偷配,伺机行窃。

6. 爬窗翻墙。此类盗窃案多在学生入睡或宿舍空无一人时从通气窗或易攀越的墙沿爬入宿舍。此类盗贼往往是在作案前预先观察后才进行的。

三、学生宿舍防盗要点

(一)学生宿舍防盗知识

1. 做好宿舍的坚壁工作。门窗是窃贼侵入的主要途径,加固门窗虽不能彻底地防止盗贼侵入,但可以增加盗贼作案的难度、滞延作案时间,便于发现盗贼和遏制犯罪。因此,加固门窗,做好宿舍的坚壁工作是防止盗贼侵入的重要手段。发现门锁、门、窗户有损坏或关闭不严或无法关闭时,应马上通知管理人员维修。

2. 要养成最后离开的随手关、锁门的习惯。据调查,有不少学生在暂时离开(如去洗衣服、到其他宿舍去借资料等)时往往是不关门、锁门的,大演“空城计”,而盗贼就可能在此时乘虚而入。

3. 注意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尽量做到“物品入柜”,不随意将贵重物品置于桌上等显眼处,放假离校、实习期间应将贵重物品带走或交同学保管。现金应存在银行,尤其是数额较大时要及时存入,切不可贪图方便而将现金放在宿舍里,存入时应加密,最好能不定期更换密码,身份证不能与存折放在一起。

4. 对可疑人员应提高警惕,但应注意方法。可疑人员大都有以下特点;四处走动、东张西望、盯着某处不放。当遇到这类人时,应大胆上前询问其单位、来干什么、找什么人、所找学生所在年级、专业等问题,若答非所问或神情慌张,应及时通知保卫部门。在这过程中,要注意对方狗急跳墙,行凶逃跑。另外,在询问时,不能随意搜身,更不能肆意打人。

5. 保管好宿舍的钥匙。要紧记宿舍钥匙关系到整个宿舍的安全,切不可随意将宿舍钥匙交给他人或将锁匙放在门口、窗台上,若确需将其他钥匙借给他人时,应将宿舍钥匙取下。若钥匙丢失,应及时通知其他同学,必要时换锁。

6. 不要留宿他人。国家教育部明确规定,不得在学生宿舍留宿他人。留宿他人,是极为不妥的,一来违反国家教育部的规定,二来为自己乃至整个宿舍的安全埋下隐患,给大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7. 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事实证明,舍友间的团结友爱、宿舍间的相互照应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盗窃案件的发生。

(二)学生宿舍里发现可疑人怎么办

如果在宿舍里发现可疑的人,怎样才能做到处理适宜,既不冤枉好人,造成矛盾;又不放过坏人,导致损失呢?

1、发现可疑人应主动上前询问或秘密观察。询问时态度应和气,但问得应细致些。如果来人确有正当理由,一般都能够讲得清楚。如来探亲访友的多半能说出他要找的人的姓名及所在院系、年级、班级等基本情况,如果支支唔唔什么也说不出,应特别注意,并进一步盘问,必要时还可帮其找人,以便进一步证实。

2、来人回答疑点较多,如所说的专业、班级不对号,或要找的人根本不存在,神色慌张左顾右盼等,必须进一步盘问,必要时可问其姓名、单位、然后要求看看有无身份证、工作证、学生证等证件。为避免矛盾,也可将其带到宿舍门卫或保卫部门,由值班人员出面询问。经核实身份无误,又未进一步发现盗窃证据,可由值班人员记录其单位、姓名、来舍时间后让其离去。

3、如果来人经盘问疑点很多,不肯说出真实身份或身边携带疑是赃物、作案工具等物品,应一方面设法将其拖住;另一方面马上电话报告学校保卫部门,由保卫部门尽快来人查处。

4、盘查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态度始终要和气,即使可疑人气愤争吵,也应按宿舍管理规定与之说理,切不可动手;二是不能随意进行搜查,因为非法搜身是违法的,必要时可请可疑人自己将口袋或包中物品拿出来看一下;三是如果可疑人真是盗窃分子,还要防止其突然行凶或逃跑。

(三)猝遇盗贼怎样对付

1、平时要树立必要的警惕性。如果缺乏起码的警惕性和心理准备,一旦突遇盗贼就会惊慌失措,束手无策。有的盗贼进宿舍见门没锁就推,有机会可乘就捞一把,屋里如果有人或被盘问就以找人等借口搪塞蒙混,如果同学们缺乏应有警惕,就很容易被盗贼蒙骗过关。

2、因地发挥集体力量。宿舍里绝大多数情况下或多或少总留有一部分同学,不管认识与否,只要听说宿舍里进来小偷,大多是会挺身而出的。在宿舍里发现盗贼,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设法尽快告知同学们,并及时采取控制盗贼逃脱的有效措施。如果盗贼未被惊动,应一面守住门或通道(包括后窗),一面就近叫同学帮忙,来个翁中捉鳖。如果盗贼已被惊动,则应大呼抓小偷,并叫门卫值班人员关上宿舍大门,同时招来同学一起抓贼。

3、要鼓足勇气,以正压邪。盗窃分子作贼心虚,在学生宿舍这种寡不敌众的特定环境中,绝大多数盗贼是不敢轻举妄动的。如撞见盗贼正在作案应克服畏惧心理,鼓足勇气,一面尽快拿起手边可以用以自卫的工具,如棍子、酒瓶、凳子、砖头等,堵住盗贼逃跑的出路,大声喝斥、警告之,对其形成威慑,同时大叫捉贼招来同学援助。如果盗贼胆敢行凶,可进行正当防卫,一般只要拖延一两分钟,同学们和门卫值班人员就会纷纷赶到。

4、要随机应便,注意安全。在援兵未到之前,要和盗贼保持一定距离,谨防狗急跳墙行凶伤人,以能控制盗贼逃跑为目的。万一盗贼夺路而逃,应紧追其后盯住目标,同时呼叫“抓贼”!校园里师生众多,只要盗贼不脱离视线,就有机会抓住他。如遇两个以上的盗贼结伙作案,在他们分头逃跑时,要集中力量抓住其中一个。团伙作案被发现后,行凶伤人夺路而逃的可能性更大,应随机应便,注意安全。

5、要沉着冷静,急而不乱。突遇盗贼正在作案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对策。有时盗贼虽能冲出寝室,但不一定能逃出宿舍,现在学生宿舍大多只有一个出口,如果同学们闻声出来得快,来不及逃走的盗贼往往会溜进厕所、阳台、空房等处躲藏,这时首先要尽快安排同学守住宿舍出口和所有能够逃走的通道,如后窗、可翻越的围墙等。防止盗贼趁机逃跑。在追赶和搜寻盗贼过程中要注意盗贼“贼喊捉贼”蒙混过关。

6、抓住窃贼,妥善处理。一旦抓住窃贼,最好的办法是一面采取强制措施将其控制住;一面通知学校保卫部门来人处理。必要时可直接扭送学校保卫部门。抓住盗贼要注意:一是不能疏忽大意,要预防盗贼乘机逃走或猝起伤人;二是强制程度要适当,不能随意殴打辱骂,如将盗贼打伤致残致死将要承担法律责任。

7、在无法当场抓获盗贼的情况下,应记住盗贼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身高、胖瘦、相貌、衣着、口音、动作习惯,以及身上的痣、瘤子、斑、纹身、残疾等各种特征,佩戴的戒指、手镯、项链、耳环等各种饰物的情况,以便向公安、保卫部门提供破案线索。

四、公共场所防盗要点

1.图书馆

(1)严格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不仅有利于保持图书馆的整洁、有序,对于预防盗窃案件的发生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2)在公共阅览室里,切不可将贵重物品、现金随意放在桌上和椅子上,现金、贵重物品要做到不离身,以防盗贼顺手牵羊。

(3)需暂时离开的,应将现金、贵重物品带走或交代同伴代管,且离开的时间不宜过长。

(4)不可用书、衣服等物品“占位”。这种行为既有违公德同时也是非常危险的,因这种行为而发生的盗窃案在图书馆被盗的案件中占了很大比重。

2.体育场所

(1)尽可能不携带过多现金、贵重物品。这样做可以避免和减少损失。

(2)有保管处的,应将物品交由保管处保管,若无保管处,则应集中置于显眼处由专人看管或轮流看管,不能随意乱放。

(3)对形迹可疑的人应提高警惕。对于那些东张西望或只注意别人物品或在物品周围徘徊的,要特别注意,必要时可上前询问,但态度应热情。

(4)离开前应清点物品。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物品遗漏,还可在物品被盗或者丢失时,能及时报告保卫部门,有利于保卫部门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围堵,抓获盗贼,找回被盗物品。

3.饭堂

(1)排队(特别是买饭票、饭卡充值)时,应注意周边环境,提高警惕。特别是背着背囊、书包的同学尤其应注意身后的变化,以防有人混水摸鱼。

(2)随身物品不能随意置于身旁、身后,离开时应把物品带走。

(3)饭卡不能随手置于桌上,饭卡最好加上密码,有必要时设立一次最高消费额。

(4)若发现饭卡丢失,应立即挂失。

五、被盗后应注意的问题

1.保护现场,立即报案。宿舍发案先报给辅导员或班主任,同时报保卫办。保卫办值班电话:

犯罪现场是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客观反映,是犯罪证据的重要来源。使犯罪现场保持案件发生、发现时的状态,这对公安、保卫人员迅速准确地分析判断案件、确定侦查范围、收集证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保护现场应注意以下几点:① 封锁现场不准任何人进入,并迅速向学校保卫部门报告;② 不得翻动窃贼可能接触过的任何物品,切不可心急去查看物品丢失情况;③ 若现场在室内,对于窃贼可能留下痕迹的门、柜子、窗等处不得触摸。

2.若发现可疑人员,应立即组织同学进行围追堵截。在进行围追堵截时,应注意:① 立即派人向保卫部门报告;②可疑人员还在室内的,应立即退出门外并上锁,同时派人守候;③ 应大声呼叫,充分发动周围的师生;④ 在进行围追堵截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以防可疑人员狗急跳墙。若可疑人员要行凶,而你又有把握制服可疑人员的,应大胆利用身边物品如木棒、砖头等进行反击:若确无法进行捉捕,应围而不捉,等候保卫人员的到来;⑤抓获可疑人员的,应立即扭送保卫部门,切不可随意打人。

3.全面、客观地回答前来调查的保卫人员提出的问题。

4.积极主动地向保卫人员提供线索。

5.如发现存折或银行卡被盗或可能被盗,应尽快到银行挂失。

预防和打击校园盗窃是每个在校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增强防盗意识,了解校园内盗窃犯罪的基本情况、规律和特点,掌握防盗的基本常识,是做好防盗、保证安全的基础。

 


第二章 防骗篇

 一、校内诈骗作案的主要手段

1、假冒身份,流窜作案--诈骗分子往往利用假名片、假身份证与人进行交往,有的还利用捡到的身份证等在银行设立账号提取骗款。骗子为了既能骗得财物又不暴露马脚,通常采用游击方式流窜作案,财物到手后即逃离。还有人以骗到的钱财、名片、身份证、信誉等为资本,再去诈骗他人、重复作案。

2、投其所好,引诱上钩--一些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被害人急于就业和出国等心理,投其所好、应其所急施展诡计而骗取财物。

3、真实身份,虚假合同--利用假合同或无效合同诈骗的案件,近几年有所增加。一些骗子利用高校学生经验少、法律意识差、急于赚钱补贴生活的心理,常以公司名义、真实的身份让学生为其推销产品,事后却不兑现诺言和酬金而使学生上当受骗。

4、借贷为名,骗钱为实--有的骗子利用人们贪图便宜的心理,以高利集资为诱饵,使部分教师和学生上当受骗。

5、以次充好,恶意行骗--一些骗子利用教师、学生"识货"经验少又苛求物美价廉的特点,上门推销各种产品而使师生上当受骗,或者利用网上购物的方式达成“不见面也行骗”的诈骗效果。

6、招聘为名,设置骗局--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勤工俭学已成为不少大学生谋生求学的重要手段。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这一机会,用招聘的名义对一些急于求职打工的学生设置骗局,骗取介绍费、押金、报名费等。

7、骗取信任,寻机作案--许骗分子常利用一切机会与大学生拉关系、套近乎,或表现出相见恨晚而故作热情,或表现得十分感慨以朋友相称,骗取信任后常寻机作案。  

8、编造谎言,骗取钱财--在车站、码头,甚至在校园内,经常发现一些青年人假冒从外地来本地实习的学生,向你装出一副可怜相,借口与同行的老师和同学失散,而学校又急电让其乘飞机返校,籍此骗取大学生的钱财,且屡屡得逞。有的还以学生发生意外或生病急需用钱治病为由,骗取学生家长的钱财,也往往容易得逞。

二、高校诈骗案件的预防措施

1. 要有反诈骗意识。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当然,“防人”并不是要搞得人心惶惶,关键是要有这种意识,社会环境千变万化,青年大学生必须尽快适应环境,学会自我保护。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防范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对于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在提倡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同时,要提高警惕性,不能轻信花言巧语;对于任何人,尤其是陌生人,不可随意轻信和盲目随从,遇人遇事,应有清醒的认识,不要因为对方说了什么好话,许诺了什么好处就轻信、盲从。要懂得调查和思考,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反应。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不能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求择业和出国;发现可疑人员要及时报告,上当受骗后更要及时报案、大胆揭发,使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2. 不要感情用事。诈骗分子的最终目的是骗取钱财,并且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骗走。因此,对于表面讲“感情、哥们儿义气”的诈骗分子(特别是遭受不幸的“落难者”、新认识的“朋友”、“老乡”),若对你提出钱财方面的要求,切不可被感情的表象所蒙蔽,不要一味“跟着感觉走”而缺乏理智,要学会“听、观、辨”,即听其言、观其色、辨其行,要懂得用理智去分析问题。最好能对比一下在常理下应做出的反应,如认为对方的钱财要求不合实际或超乎常理时,应及时向老师或保卫部门反映,以避免不应有的损失。

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人的感情是主体与客体的交流,既是主观体验也是对外界的反映,本身应该包含合理的理智成分。如果只凭感情用事、一味“跟着感觉走”,往往容易上当受骗。交友最基本的原则有两条:一是择其善者而从之。真正的朋友应该建立在志同道合、高尚的道德情操基础之上,是真诚的感情交流而不是简单的利益关系,要学会了解、理解和谅解;二是对于熟人或朋友介绍的人,要学会“听其言,查其色,辨其行”而不能“一是朋友,都是朋友”。对于“初相识的朋友”,不要轻易“掏心窝子”,更不能言听计从、受其摆布利用。对于那些“来如风雨,去如微尘”的陌生客,不能轻信其言辞,尽快查实其真实身份,对未经查实或查实不明的则不能为他们提供单独行动的时间和空间,以避免给犯罪分子创造作案条件。

3. 对过于主动自夸自己“本事”或“能耐”的人,或者过于热情地希望“帮助”你解决因难的人,要特别注意。那些自称“名流”、“能人”的诈骗分子为了能更快地取得你的信任,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大多都会主动地在你面前炫耀白己的“本事”,说自己是如何了得,取得什么成就,而且他正在运用他的“本事、能耐”为你解决困难或满足你的请求。当你遇到这种人时,你应当格外注意,因为你面前的那个“能人”很可能是一个十足的诈骗分子,而且他正试图取得你的信任,此时你的反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此后是否上当受骗。

4. 切忌贪小便宜。对飞来的“横财”和“好处”,特别是不很熟悉的人所许诺的利益,要深思和调查。要知道,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尽可能克服自我贪小便宜和对突然到来的“好处”的过多的追求。对于这些“横财”和“好处”,最好的防范是三思而后行。

5. 同学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同学之间加强沟通,相互帮助,不仅能增进同学们的友谊,营造良好的同学关系,与此同时,由于相互间沟通、帮助的增多,更能从同学之间得到“参谋”意见,避免出现“当局者迷”的情况。

6. 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服从校园管理,减少一些心图不轨的外来人员进人宿舍,自觉遵守校纪校规,也有利于减少接触到骗子,减少受骗的可能性。

总之,诈骗分子行骗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搏得信任,二、骗取对方财物。对于行骗者和受害者来说,第一阶段都是最重要的,也是行骗者行为表现得最为突出的阶段。虽然行骗手段多种多样,但只要我们树立较强的反诈骗意识,克服内心一些不良心理,对于问题保持应有的清醒,做到“三思而后行、三查而后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做到不上当受骗的。

对女大学生而言,尤其要加强防骗意识,要做到:

(一)别等出事后才想起法律

具备法律意识,不仅是在事后知道要运用法律,更重要的是应将法律意识贯穿于事前和事中。事前要履行完备的书面法律手续,不作口头协议,书面手续要力求明细化。

(二)不轻易相信陌生人

在与人交往中,对陌生人特别是陌生男人要时刻保持警惕,对其提出的问题或允诺不要轻易相信,不能把自己的身份、联系方式等轻易告诉他人,更不能随之独往。

(三)别幻想不劳而获

当你面对诱惑时,千万不要急功近利。任何时候都得想一想:人家凭什么给我这么多好处?这样做是否符合常理?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要注意分析对方在许诺给你的利益做个对比,就会得出比较客观和是否可行的结论。

(四)切忌感情冲动和义气用事

有很多不法之徒专以“交友”、“恋爱”、“求助”为名,利用女性的爱心和情感来行骗,要当心甜言蜜语或“慷慨义举”后所隐藏的欺诈。

(五)一旦发现受骗,必须镇静

千万别慌神,赶快想办法及时掌握对方有罪的证据,迅速报案,要防止打草惊蛇。有人认为把钱追回来是关键,所以,在发现上当后便想私了,于是主动找上门去恳求骗子返还财产。这是很愚蠢的做法,这等于告诉对方骗局已经暴露,提醒骗子赶快逃匿。聪明的做法是,一面装作仍蒙蔽在鼓里,随时掌握对方行踪;一面查明对方所骗财产的使用流向,及时报告公安机关。

三、大学生如何提防马路骗子?

近年来,在诸多诈骗案中,马路骗子屡屡得手,在受骗的人中年轻人占大多数,其中不乏在校大学生。因此,作为在校大学生应特别注意提防马路骗子。

1、不要贪图小便宜。诈骗活动得逞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利用了受骗者爱占小便宜的心理。

2、不要在马路上向无证摊贩购买自己不了解合理价格和质量标准的商品。不要听信货摊周围有人叫好、喊便宜,甚至争先恐后去抢着买,说不定他们就是所谓的“托”。

3、提防魔术行骗。许多魔术行骗看似公平,实则暗藏机关,一般人看不出他做的手脚。如果稍有不慎,行骗者就有可乘之机,让你尝点甜头后,把你宰得头破血流。因此,遇到摆摊的魔术,一定莫入圈套。

4、不要轻易参与骗子的游戏活动。骗子的意图有时很容易被人看破,但是他往往利用人们的好奇心理或参与心理引你上钩。如一些马路骗子在街头巷尾摆设的游戏,他总是先引诱你参与,设法使你在参与中享受到乐趣,尔后诈骗你的钱物。

5、警惕骗子利用封建迷信诈骗。一些骗子利用看病、算命骗钱,利用想尽快看好病的心理引你上当,心甘情愿地拿钱去看病,其实得病就要正规医院去诊治,不要被迷信迷惑。



第三章 防抢劫篇

一、大学生如何才能避免被抢劫?

校园内发生的抢劫案件在时间上多发生在夜晚,地点大多是僻静处。尤其是正在恋爱的同学,不要在光线不好的僻静处行走和逗留,即使是光线好的地方,如路面已无人,也不要逗留。如果必经偏僻路段,要三人以上结伴同行。

二、大学生遭遇抢劫应如何处理?

大学生若遭遇抢劫,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1、遭遇徒手抢劫,若具备反抗的能力或时机有利,则要进行反抗,以制服或使作案人丧失继续作案的心理和能力。在遭遇持械抢劫时,同学们尽量不要抵抗,避免人身受到伤害;

2、与作案人尽量纠缠。可利用有利地形和身边的砖头、木棒等足以自卫的武器与作案人形成僵持局面,使作案人短时间内无法近身,以便引来援助者并对作案人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实在无法与作案人抗衡时,可以看准时机向有人、有灯光的地方或宿舍区奔跑,

3、巧妙麻痹作案人。已处于作案人的控制之下而无法反抗时,可按作案人的需求交出部分财物,并采用语言反抗,理直气壮地对作案人进行说服教育,晓以利害,从而造成作案人心理上的恐慌。切不可过于惊慌,一味地求饶,应当尽力保持镇定,与作案人说笑斗口,采取默认方式表明自己交出全部财物并无反抗的意图,使作案人放松警惕,以便自己看准时机进行反抗或逃脱其控制。

4、采用间接反抗法。是指趁其不注意时在作案人身上留下记号,如在其衣服上擦点泥土、血迹,在其口袋中装点有标记的小物件,注意观察作案人,尽量看清作案分子的体貌特征:如身高、年龄、体态、发型、衣着、胡须、语言、行为等特征。在作案人得逞后悄悄尾随其后注意逃跑去向等。

5、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有可能,就要大声呼救或故意与作案人高声说话,引起周围行人的注意。

6、及时报案。在案发现场附近寻找电话,以最快的速度报警,以便为公安机关破案提供时间和线索;

三、旅途中遇到坏人抢劫怎么办?

1、当有人在你背后跟踪时,你要注意这可能是坏人要对你下手的征兆,要立即改变方向,并不断地向背后察看,使跟踪你的人知道你已经发现了他的企图;要朝有人有灯光的地方走,到商店、住户、机关等人多的地方寻求帮助;要记住跟踪你的那个人的体貌特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告。

2、如果你遇到抢劫时,要胆大心细,勇敢机智,想法调动和团结身边的群众,同犯罪分子斗争。如果只有你一人,力量不如犯罪分子大,则更要冷静,损失不大时就“丢卒保车”,以保护生命安全为原则。要尽量记住犯罪分子的身体特征(身高、年龄、衣服、纹身等),及时向公安保卫部门报告。重要的是智斗罪犯,利用犯罪分子的虚弱本质和心理,可以智取。


第四章 防火篇

一、高校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

1、明火引燃--如在床上点蜡烛,吸烟者乱扔未熄灭的烟头和火柴等,在宿舍内焚烧杂物,在宿舍内使用煤气、液化气不当,使用煤油炉、汽油、酒精等易燃易爆物不当等。

2、乱拉乱接电线和保险丝--如因电线短路或因接触不良发热而引起火灾;有的甚至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丝,使电路过载发生故障时不能及时熔断而造成电线起火。

3、使用电器不当--如电灯泡靠近可燃物长时间烘烤起火;使用电热器无人监管而烤燃起火;长时间使用电器不检修,电线绝缘老化、漏电短路而起火等。

4、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高校宿舍内的线路是按日常照明、使用小收录机等情况而设计的,如使用电炉、电饭煲、电热杯、热得快等电器常使电线过载发热而起火。

二、高校火灾隐患的部位和物品有哪些?

1、普通教室课堂上进行的实验和演示需用火、用电或化学危险物品。

2、视听教室的演播室、电子计算机中心等部位所用吸音材料不少是可燃材料,并安装了碘钨灯和聚光灯等照明设备。

3、后勤维修用火用电多,同时还经常使用易燃液体。

4、实验室内贮有一定量的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如使用和保管不当,极易引发火灾。另外,在实验进程中常用明火进行加热、蒸馏等实验操作,以及使用电热仪器时用电量过大等等都可能出现危险。

5、学生宿舍、大教室、俱乐部、图书馆、食堂等人员集中的场所安全疏散出口不足,甚至被堵塞,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6、食堂、实验室、宿舍等场所用火用电量大,特别是食堂以煤气、液化石油汽等作为燃料,极易发生爆炸起火事件。

7、有些学生不执行学校的安全规定,随意拉扯电源使用电炉做饭、电热杯或“热得快”烧水、电暖风或电热毯取暖、电熨斗熨烫衣物。有些学生使用酒精炉、煤油炉做饭,还有的夜间熄灯后点蜡看书由于使用不当或无人看守而引起火灾。

三、火灾的预防

1、防止发生火灾的关键,是做好火灾的预防。《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各级政府、各级公安消防部门制定的消防条例和规定,以及学校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是同学们必须遵守的准则。这些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都是火灾事故教训的总结,要预防火灾,就必须认真学习掌握、严格执行、自觉遵守。

2、在教室、实验室、研究室学习和工作时,要严格遵照各项安全管理规定、操作规程和有关制度。使用仪器设备前,应认真检查电源、管线、火源、辅助仪器设备等情况,如放置是否妥当,对操作过程是否清楚等,做好准备工作以后再进行操作。使用完毕应认真进行清理,关闭电源、火源、气源、水源等,还应清除杂物和垃圾。涉及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时,一定要注意防火安全规定,按照规定一丝不苟地进行操作。

3、在宿舍,应自觉遵守宿舍安全管理规定,不在宿舍内吸烟;不乱拉乱接电线;不使用电炉、热得快、电热杯、电饭煲等学校禁止使用的电热设备;不在宿舍使用明火;不将易燃易爆物带进宿舍;使用台灯不要靠近枕头、被褥和蚊帐等;不在宿舍内焚烧物品;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向管理人员或有关部门报告;爱护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不随意移动或挪做他用;室内无人时,应关掉电器和电源开关等。这些似乎都是老生常谈,但却是防患未然的基本防火常识。

四、一旦发生火灾该如何做?

任何一起火灾,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即初起阶段、发展阶段和猛烈阶段。火灾的初起阶段,火源面积较小,燃烧强度弱,易于扑救,只要发现及时立即用灭火器材灭火,均能将火扑灭。

1、大学生发现的火灾一般均在初起阶段,因此当发现起火时不要惊惶失措,要勇敢地以最快速、最有效的办法加以扑灭。

常见的灭火器材有轻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1211、1301等灭火器,各种灭火器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清水泡沫灭火器--适于扑灭一般及油类火灾,但不能用于扑救带电设备的火灾。使用时,将其倒过来稍加摇动药剂即可喷出。二氧化碳灭火器--适于扑灭一般及电气设备火灾,但不能扑救金、钾、钠、镁、铝等金属物质的火灾。这种灭火器的开关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旋转式的,像拧开水笼头开关一样;另一种是压握式的,使用时要先拔掉插销,用一只手拿好喷射气体的喇叭筒,另一只手压握手把(像自行车刹闸一样)。干粉灭火器--适于扑救一般及油类、有机溶剂和电器失火。使用这种灭火器时,要先拔保险插销,然后压握手把即可,有喇叭状的喷射筒的要将喷射筒对准燃烧物。

1211和1301灭火器--是高效灭火器,适用于扑灭一般的液体、气体、电气设备、精密仪器、计算机房火灾。它具有绝缘性好、对金属蚀性小、久存不变质且灭火后不留痕迹等优点。使用方法与使用干粉灭火器的方法相同。在使用上述灭火器时,均应注意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靠近燃烧点,对准火焰的根部扫射推进,这样才能取得好的灭火效果;同时在灭火时,要尽量使自己处在上风位置。

2、扑救火灾时,应注意先切断火场的电源和气源;同时要注意先转移火场及其附近的易燃易爆危险品,实在无法转移的应当设法降温冷却。

3、火灾的发展阶段火势较猛,这种情况下应立即报“119”火警。报警时应沉着镇定,清楚扼要地讲明起火地点(单位、门牌号)、燃烧的物质、火势情况等,同时也应将自己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告诉对方,以便随时联系。报警完毕,应派人在校门口等候,以引导消防车迅速到达火灾现场。除了及时报"119"外,还应向学校保卫部门立即报告。

4、火灾发生后,如果被大火围困,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头脑清醒,千万不能慌乱,应根据火势情况选择最佳的自救方案,争取时间尽快脱离危险区域。

五、发生火灾时的自救方法

1、争取时间,尽快脱离现场。火灾发生后,不要为穿衣、找钱财等琐碎小事而延误宝贵的逃生时间,要选择与火源相反的通道迅速逃脱险境。现场有浓烟时,应尽量放低身体或是爬行,千万不要直立行走,以免被浓烟窒息。衣服被烧时不要惊慌,可立即在地上翻滚以使明火熄灭。

2、选择通道,果断脱离。如果楼梯已起火但火势并不很猛烈时,可披上用水浸湿的衣裤或被单由楼上快速冲下。如果楼梯火势猛烈而不能强行通过时,可以利用绳子或把床单撕成布条连接成绳子,将一端拴在牢固的门窗或其他重物上,再顺着绳子从窗口滑下。如果火灾威胁严重、有生命危险时,若楼层只有二三层高,可以考虑从窗户跳下,跳前先向下抛一些软质物品,然后用手挟住窗子往下滑以尽量缩短高度,要保证脚先落地以保证生命安全。逃离时千万不要乘电梯,以防电路断掉后被困在电梯中。

3、争取时间,等待救援。当各种逃生之路均被切断时,则应退回居室内,采取防烟、堵火措施,关闭门窗,并向门窗上浇水,以延缓火势蔓延的时间。要用多层湿毛巾捂住口鼻做好个人防护。同时可向室外扔些小东西,夜晚可向外打手电,发出求救的信号。有手机的或室内有电话的,用手机或电话同外界加紧联络,争取时间使外界尽快来救援。

六、火场逃生常识

1、熟悉环境,临危不乱。每个人对自己工作、学习或居住所在的建筑物的结构及逃生路径平日就要做到了然于胸;而当身处陌生环境,如入住酒店、商场购物、进入娱乐场所时,为了自身安全,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以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在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火场。

2、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突遇火灾时,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千万不要盲目地服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撞。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窗台等通往室外的出口逃生。

3、不入险地,不贪财物。在火场中,人的生命最重要,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服或寻找、搬运贵重物品上。已逃离火场的人,千万不要重返险地。

4、简易防护,掩鼻匍匐。火场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可采用毛巾、口罩蒙住口鼻,匍匐撤离,以防止烟雾中毒、预防窒息。另外,也可以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后,再冲出去。

5、善用通道,莫入电梯。规范标准的建筑物,都会有两条以上的逃生楼梯、通道或安全出口。发生火灾时,要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相对较为安全的楼梯、通道。除可利用楼梯外,还可利用建筑物的阳台、窗台、屋顶等攀到周围的安全地带;沿着下水管、避雷线等建筑上的凸出物,也可滑下楼脱险。千万要记住,高层楼着火时,不要乘电梯。

6、避难场所,固守待援。假如用手摸房门已感到烫手,此时一旦开门,火焰与浓烟势必迎面扑来。此时,首先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湿布等塞住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不停用水淋透房间,防止烟火渗入,固守房间,等待救援人员达到。

7、传送信号,寻求援助。被烟火围困时,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在白天可向窗外晃动鲜艳的衣物等;在晚上,可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敲击东西,及时发出有效求救信号。在被烟气窒息失去自救能力时,应努力滚到墙边或门边,既便于消防人员寻找、营救;也可防止房屋塌落时砸伤自己。

8、火已及身,切勿惊跑。火场上如果发现身上着了火,惊跑和用手拍打只会形成风势,加速氧气补充,促旺火势。正确的做法是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能及时跳进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就更有效。

9、缓降逃生,滑绳自救。高层、多层建筑发生火灾后,可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后,从窗台或阳台沿绳滑到下面的楼层或地面逃生。即使跳楼也要跳在消防队员准备好的救生气垫或4层以下才可考虑采取跳楼的方式,还要注意选择有水池、软雨篷、草地等地方跳。如有可能,要尽量抱些棉被、沙发垫等松软物品或打开大雨伞跳下。跳楼虽可求生,但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要慎之又慎。


第五章 交通篇

一、大学生交通安全事故的主要表现形式

1、校园内易发生的交通事故

校园内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思想麻痹和安全意识淡薄。许多大学生刚刚离开父母和家庭,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头脑里交通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同时有的同学在思想上还存在校园内骑车和行走肯定比公路上安全的错误认识,一旦遇到意外,发生交通事故就在所难免。校园内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注意力不集中。这是最主要的形式,表现为行人在走路时边走路边看书边听音乐,或者左顾右盼、心不在焉。

(2)在路上进行球类活动。大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即使在路上行走也是蹦蹦跳跳、嬉戏打闹,甚至有时还在路上进行球类活动,更是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危险。

(3)骑“飞车”。一般高校校园面积都比较大,宿舍与教室、图书馆等之间的距离比较远,所以许多大学生购买了自行车,课间或下课时骑自行车在人海中穿行是大学的一道风景线。但部分学生骑车技术也实在“高超”,居然能把自行车骑得与汽车比快慢,孰不知就此埋下了祸根。

2、校园外常见的交通事故

(1)行走时发生交通事故。大学生余暇空闲时购物、观光、访友要到市区活动,这些地方车流量大,行人多,各种交通标志眼花缭乱,与校园相比交通状况更加复杂,若缺乏通行经验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很高。难怪上海一所著名大学的校长说:“在各个大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少数学生书读得越多,越不会走路,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越淡薄,不仅在校园里乱骑车、乱停车,在马路上违反交通规则也时有发生。”

(2)乘坐交通工具时发生交通事故。大学生离校、返校,外出旅游、社会实践,寻找工作等都要乘坐各种长途或短途的交通工具。全国各地高校大学生因乘坐交通工具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甚至造成群体性伤亡,教训十分惨重。

二、交通事故的预防

1、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发生交通事故最主要的原因是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薄。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遵守交通法规是最起码的要求。若没有交通安全意识很容易带来生命之忧。

2、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除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外,还必须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才能保证安全。以下两点是大家必须掌握并要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的。

(1)在道路上行走,应走人行道,无人行道时靠右边行走。走路时要集中精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与机动车抢道,不突然横穿马路、翻越护拦,过街走人行横道;不闯红灯,不进入标有“禁止行人通行”、“危险”等标志的地方。

(2)乘坐交通工具。乘坐市内公共交通等车停稳后,依次上车,不挤不抢。车辆行驶中不得把身体伸出窗外;乘坐长途客车、中巴车时不能贪图便宜,乘坐车况不好的车,不要乘坐“黑巴”、“摩的”,因为这些车辆安全没有保障。乘坐火车、轮船、飞机时必须遵守车站、码头和机场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

三、发生交通事故的处理办法

1、及时报案

无论在校外还是在校内,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首先想到的是及时报案,有利于事故的公正处理,千万不能与肇事者“私了”。若在校外发生交通事故除及时报案外,还应该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由学校出面处理有关事宜。

2、保护现场

事故现场的勘查结论是划分事故责任的依据之一,若现场没有保护好会给交通事故的处理带来困难,造成“有理说不清”的情况。切记,发生交通事故后要保护好事故现场。

3、控制肇事者

若肇事者想逃脱一定要设法控制,自己不能控制可以发动周围的人帮忙控制,若实在无法控制也要记住肇事车辆的车辆牌号等特征。


第六章 网络篇

一、大学生上网聊天交友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一个现实的人可以以多种身份出现,也可以多种不同的面貌出现,善良与丑恶往往结伴而行。由于受到沟通方式的限制,人与人之间缺乏多方面、真切的交流,惟一交流的方式就是电子文字,而这些往往会掩盖了一个人原本应显现出来的素质,为一些居心叵测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大学生在互联网上聊天交友时,必须把握慎重的原则,不要轻易相信他人。

1、在聊天室或上网交友时,尽量使用虚拟的E-mail,或ICQ、OICQ等方式,尽量避免使用真实的姓名,不轻易告诉对方自己的电话号码、住址等有关个人真实的信息。

2、不轻易与网友见面,许多大学生与网友沟通一段时间后,感情迅速升温,不但交换的真实姓名、电话号码,而且还有一种强烈见面的欲望。

3、与网友见面时,要有自己信任的同学或朋友陪伴,尽量不要一个人赴约,约会的地点尽量选择在公共场所,人员较多的地方,尽量选择在白天,不要选择偏僻、隐蔽的场所,否则一旦发生危险情况时,得不到他人的帮助。

4、在聊天室聊天时,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网址链接或来历不明的文件,往往这些链接或文件会携带聊天室炸弹、逻辑炸弹,或带有攻击性质的黑客软件,造成强行关闭聊天室、系统崩溃或被植入木马程式。

5、警惕网络色情聊天,反动宣传。聊天室里汇聚了各类人群,其中不乏好色之徒,言语间充满挑逗,对不谙男女事故的大学生极具诱惑,或在聊天室散布色情网站的链接,换取高频点击率,对大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也有一些组织或个人利用聊天室进行反动宣传、拉笼、腐蚀,这些都应引起大学生朋友的警惕。

二、大学生在浏览网页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浏览网页是上网时做的最多的一件事,通过对各个网站的浏览,可以掌握大量的信息,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但同时也会遇到一些尴尬的情况。

1、在浏览网页时,尽量选择合法网站。互联网上的各种网站数以亿计,网页的内容五花八门,绝大部分内容是健康的,但许多非法网站为达到其自身的目的,不择手段,利用人们好奇、歪曲的心理,放置一些不健康、甚至是反动的内容。合法网站则在内容的安排和设置上大都是健康的、有益的。

2、不要浏览色情网站。大多数的国家都把色情网站列为非法网站,在我国则更是扫黄打非的对象,浏览色情网站,会给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长此以往还会导致走向性犯罪的道路。

3、浏览BBS等虚拟社区时,有些人喜欢在网上发表言论,有的人喜欢发表一些带有攻击性的言论,或者反动、迷信的内容。有的人是好奇,有的人是在网上打抱不平,这些容易造成自己IP地址泄露,受到他人的攻击,更主要的是稍不注意会触犯法律。

三、大学生在进行网络购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正在逐渐增强,网络购物也成为一种时尚,但也有人在网上购买的刻录机,邮到的却是乌龙茶,网络上大卖的MP3随身听,结果却是一场空。因此在进行网上购物时应注意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选择合法的、信誉度较高的网站交易。网上购物时必须对该网站的信誉度、安全性、付款方式,特别是以信誉卡付费的保密性进行考查,防止个人账号、密码遗失或被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一些虚拟社区、BBS里面的销售广告,只能作为一个参考,特别是进行二手货物交易时,更要谨慎,不可贪图小便宜。

3、避免与未提供足以辨识和确认身份资料(缺少登记名称、负责人名称、地址、电话)之电子商店进行交易,若对该商店感到陌生,可通过电话或询问当地消费团体电子商店的信誉度等基本资料。

4、若网上商店所提供的商品与市价相距甚远或明显不合理时,要小心求证,切勿贸然购买,谨防上当受骗。

5、消费者进行网上交易时,应打印出交易内容与确认号码之订单,或将其存入电脑,妥善保存交易记录。

四、如何避免遭遇网络陷井,防止网络欺骗?

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一些网站或个人为达到某种目的,往往会不择手段,套取网民的个人资料,甚至是银行账号、密码,达到个人目的。

1、不要轻易相信互联网上中奖之类的信息,某些不法网站或个人利用一些人贪图小便宜的心理,常常通过向网民公布一些诸如E-mail、ICQ、OECQ号码中奖,然后通过要求中奖人邮寄汇费、提供信誉卡号或个人资料等方式,套取个人钱物、资料等。

2、不要轻易相信互联网上来历不明的测试个人情商、智商、交友之类的测试软件,这类软件大多要求提供个人真实的资料,往往这就是一个网络陷阱。

3、不要轻易将自己的电话号码、手机号码在网上注册,一些网民在注册成功后,不但要缴纳高额的电话费,而且会受到一些来历不明的电话、信息的骚扰。

4、不要轻易相信网上公布的快速致富的窍门,“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旦相信这些信息,绝大部分都会赔钱,甚至血本无归。

五、如何提高法律意识,预防网络犯罪和利用网络犯罪?

网络在为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看准了这一点,利用网络频频作案,近些年来,网上犯罪不断增长。一位精通网络的社会学家说:“互联网是一个自由且身份隐蔽的地方,网络犯罪的隐秘性非一般犯罪可比,而人类一旦冲破了某种束缚,其行为可能近乎疯狂,潜伏于人心深处的邪念头便会无拘无束地发泄。”一些大学生朋友学习一些计算机的知识后,急于寻找显示自己才华的场所,会在互联网上显一显身手,寻找一些网站的安全漏洞进行攻击,肆意浏览网站内部资料、删改网页内容,在有意无意之间触犯了法律,追悔莫及。也有的同学依仗自己技术水平高人一等,利用高科技的互联网络从事违法活动,最终走上一条不归路。

1、正确使用互联网技术,不要随意攻击各类网站,一则这样会触犯相关的法律,二则可能会引火上身,被他人反跟踪、恶意破坏、报复、得不偿失。

2、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自以为技术手段如何高明。互联网技术博大精深,没有完全掌握全部技术的完人,作为一名大学生更要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不在互联网上炫耀自己或利用互联网实施犯罪活动。



第七章 心理篇

一、大学生主要有哪些不良心理表现?

大学生常见的不良心理表现比较集中的方面有:

1、学业方面表现为考试焦虑、成绩不稳定、学习压力过大、负担过重、专业不理想、缺乏学习动力、厌学情绪比较严重、没有学习欲望。

2、人际关系方面表现为沟通不良,交往恐惧、人际冲突、关系失调、孤独封闭、缺乏社交技能等,从而产生自卑、自负、嫉妒、冷漠等不健康心态。

3、恋爱与性方面表现为与异性交往困难、因单相思而苦恋、失恋、陷入多角关系不能自拔、对性冲动的不良心理反应、对性自慰行为的过分自责、时常产生性幻想。

4、人生态度方面表现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人生价值的取向、人的本质的认识等问题产生消极的评价倾向。经不起批评、打击和失败。

5、其他如家庭关系、经济困乏、职业选择、个人发展方面,也常出现困惑和苦恼以及情绪的不稳定等。

二、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有哪些?

(一)交际、交往的困难是诱发心理问题的首要因素

进入大学的青年男女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较中学相比缺少父母、亲朋、师长的更多关照,因此有些大学生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不异牺牲原则随波逐流。

导致大学生交际困难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目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对其教育不当造成了一些负面效果,如任性自私、为所欲为;二是由于从小缺乏集体环境而导致缺乏集体感与合作精神;三是家长的过分包办使独生子女上大学之后缺乏最起码的独立生活及为人处世的能力。由于交际困难,一方面导致大学生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因无倾述对象,有问题的学生更会加重心理压力,还易导致心理疾病。

(二)情感困惑和危机是诱发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当前,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大学生的性困惑问题,男生因对遗精产生误解而紧张,对手淫认识有偏差而产生犯罪感;女生在月经前后精神紧张,在性意识与自我道德规范的冲突中产生心理矛盾。其次是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这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恋爱失败往往导致大学生心理变异,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

(三)角色转换与适应大学生活的能力高低是诱发心理问题的又一重要因素

大学新生都有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每年刚入学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导致新生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中的大学与他们心目中的大学不统一,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另外,新生作为大学中普通的一员,与其以前在中学里作为佼佼者的感觉大不一样。

大学新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

(四)学习与生活的压力也会诱发心理问题

进入大学后,教师的授课方式、学生的学习方法、习惯都会因环境的变化而有很大的变化,被迫做以调整;部分大学生所学的专业并非是自己理想的专业,使他们长期处于冲突与痛苦之中;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精神长期过度紧张也会带来压力;另外还有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及考研所带来的应试压力等等。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生活的压力主要在于学生不善于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世,还有生活贫困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有些人虚荣心太强,经不起贫困带来的精神压力,总觉得穷是没面子的事,不敢面对贫困,与同学相处敏感而自卑,采取逃避、自闭的做法,有的同学甚至发展成自闭症、抑郁症而不得不退学。

(五)就业压力的增大也是诱发心理问题的因素之一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这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六)对网络的依赖是引发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少大学生一方面因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另一方面也被网络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所以,有些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网瘾,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这样久而久之,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还可能导致人格分裂,不利于健康性格和人生观的塑造。迷恋网络还会使人产生精神依赖性,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举止失常、神情恍惚、胡言乱语、行为怪异,甚至发展成为“网络综合症”。

(七)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当造成的后遗症,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另一诱因

独生子女群体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由于升入大学前期对独生子女的教育不当,使得独生子女出现任性、自私、不善交际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源于独生子女从小就备受家人的溺爱,缺乏集体合作精神。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常会养成许多不良习性,而这些习性则成为诱发心理疾病的原因,使人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

(八)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

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也会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比如不当的家教方式、单亲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的负面影响、消费上攀比、对贫困生的歧视、学习节奏过于紧张等等。

三、大学生中有哪几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容易引发违法犯罪行为?

(一)追求享乐心理

这是大学生中较为普通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校大学生没有经济收入,但一些人往往又追求高消费、摆阔气,整天想着不劳而获,做人上之人。这类大学生的家庭条件往往并不困难,但他们追求高消费,享乐成了优势需要,一旦手头“吃紧”,向家里伸手又难以满足时,便产生通过盗窃、诈骗等手段获取不义之财的动机。

(二)打击报复心理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成熟的过渡期,看问题缺乏全面性,对困难和挫折缺乏想象力,有较强报复心理。有的人恋爱不成而生恨,有的人被对方非礼后千方百计寻求报复,有的人仅仅因为一两句话或一点小事,就认为被对方侮辱便打伤或杀害对方。

(三)寻求刺激心理

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求知求新欲望,但如果在求知求新过程中低级的情绪体验——寻求刺激成为优势需要时,往往会迎合那些情调低下的东西或满足自我畸形的求新求奇的心理而形成不正常的寻求刺激心理。

(四)逆反心理

这是一种故意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心理状态。青年学生中常会出现的个别人“不受教”、“不听话”,与教师“顶牛”、“对着干”现象。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非凡”、“高明”的行为,往往来自“逆反心理”。

(五)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是面对他人的某种优势而产生的不愉快的情感。它俗称“红眼病”,是对别人的优势以心怀不满为特征的一种不快、自惭、怨恨、恼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感情。青年学生一方面由于心理发育不完全成熟,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交往范围日益扩大,置身于一种充满竞争的学校或社会环境中,于是个别差异在相互交往中被突出了。因此,优势地位成了他们追求的目标,进而看到别人的长处,而自己又无力或不愿改变现状,于是就对对方表示不满、怨恨,甚至加以损害。

四、大学生如何调适自己的情绪?

一个人对事物及问题的认识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对事物的认识和对问题的看法往往有失全面性和客观性。如果不注意完善,提高自我,就会陷入情绪化、不理智,对未来失去信心,长此以往,还可能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大学生要定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不妨采取以下方法。

(一)调整认识角度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森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被称为“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认为,情绪困扰并不一定是由诱发性事件直接引起的,常常是由经历者对事件的非理性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如果改变了非理性观念,调整了对诱发事件的认识和评价,领悟其中的理性,情绪困扰就会消除。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情绪困扰都是这样,如果从非理性的角度去认识某一事物或问题,会使人恨恨不已;如果换个角度去认识,理性一些去认识,就会使人豁然开朗。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或者说“换个角度天地宽”。

(二)学会难得糊涂

对一些无关大局的非原则性的外部刺激,在认识上要模糊一些,在心理感受上要谈漠一些,当别人在背后说自己几句话时,或因一些小事与人发生口角时,或偶遇失意时,不妨有意识地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坦然处之,不斤斤计较,不耿耿于怀,做到大事清楚,小事糊涂。这种超然处世的态度,显示出一个人的态度、自信和修养,需要有意识地经常加以培养。

(三)合理进行宣泄

人的情绪处于压抑状态时,应该加以合理宣泄,这样才能调节机体的平衡,缓解不良情绪的困扰和压抑,恢复正常的情绪情感状态。如遇到挫折和失败,内心苦闷难受时,畅快地哭一场,或者找人诉说一通,都是缓解情绪压抑的好办法。日本一家企业,设立专门部门,旋转吊袋,供对企业有不满情绪的人拳打,发泄后再畅谈一番。国外一些城市、大学内,设立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机构,如“自杀咨询电话”、“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等,自己信任的老师、同学、老乡、恋人,特别是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人员,作为倾吐的对象。这些人可以成为我们缓解消极情绪压力的“精神港湾”。

(四)通过活动转换

当出现不良情绪反应时,头脑中有一个较强的“兴奋灶”,此时如果能够在头脑中建立起另外的“兴奋灶”,可以使原先的“兴奋杜”冲淡或抵消。这就是利用环境的调节和活动的转移来排扰解悉的又一方法。例如,苦闷烦恼时,出去散步或听听音乐,会使人心情舒畅一些;当怒不可遏时,可强迫自己做一些别的事情,分散注意力,从而稳定情绪;失恋中的青年,可以把学习或工作的日程排得满一些,紧凑一些,使看书沉浸于繁忙的学习和工作中。

(五)巧用幽默缓解

幽默感是消除不良情绪很有用的工具。当我们遇到某些无关大局的不良的外界刺激时,如别人的讪笑、挖苦等,要避免陷入激怒状态,最好的办法就是超然洒脱一些。一个得体的幽默,一句适宜的俏皮话,常常可以使已经紧张的局面轻松起来,使一个窘迫难堪的场景消逝。幽默,是智慧的表现,是成熟的表现。乐观地对待生活,不为任何挫折、失败和痛苦所压倒,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幽默感,正是在这样的意志锤练中培养起来的。

五、大学生如何面对挫折?

一个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将随着知识的积累、阅历的丰富逐步走向成熟。在这些过程中,大大小小的挫折将时刻伴你左右,只有敢于和善于直面人生挫折,才能在挫折中奋飞,在拼搏中成功。

(一)要正确地认识挫折

挫折指人在达到自己人生目标过程中所受到的困难以及因无法克服这种困难而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从哲学上讲,挫折的产生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说其必然,是指在人生整个过程中,人们总是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可能遇到各种不同的挫折;说其偶然,即在人生旅途中,每个人可能遇到什么样的挫折、什么时候发生挫折是很难预料的。了解到挫折的特征,我们就容易应对人生挫折了。

(二)冷静且客观地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

挫折的产生不外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种情况。客观原因即外界条件的限制和阻碍,这种条件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自然条件的限制和阻碍,这种条件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自然条件如天灾人祸;社会条件如社会政治动荡、战争等。无论是自然的天灾人祸,还是社会变迁影响,对于个体都是不可选择的。因为人不可能选择家庭出身、选择社会时代,更不可选择自然。主观原因,即是主体条件的限制和阻碍,它主要包括行为者自身的条件和认识的偏差两个方面。个体自身的条件如容貌、身高、健康、经济状况、智力、心理素质等影响个人目标实现的因素。认识的偏差表现为目标过高和期望值过高,致使行动无论怎样努力都难以达到目标。

青年期正处于自我意识确立的敏感期,思维方式的两极波动异常使青年走向简单否定。因此,冷静地对产生挫折的原因进行客观的分析不仅需要掌握唯物辩证法这个基本武器,还要善于改变自身的不良个性。

(三)积极寻求战胜挫折的方法

认识和分析挫折的目的是为了战胜挫折。要战胜挫折,就必须找到适当的方法。

1、热爱生活  从人生态度的层面上看,热爱生活反映了人生的一种基本信念,提示了人对自己、对社会及其生活的一种积极倾向,这种倾向内在地奠定了人们正视产生任何挫折可能性的心理随基础。

2、锻炼意志力  不论是从社会发展还是人生的进步方面看,人类社会和个体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以物和人的牺牲为前提的。在今天这个多变转型的社会中,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要具备顽强的意志。只有一个好的智力而没有坚强意志力的人很难适应社会进步的。

3、重建目标系统  当人陷入某种困境时,理性的迷失或降低都是常见的情形,因此要走出认识上、心理上的某些误区,重建自己的目标体系。这才是一个理智的、成熟的人的标志。

4、要有成败两手准备  这是前人人生经验的总结,更是生活辩证法的揭示。有了“最坏”的准备,就等于增强了心理承受力。有了对挫折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再加上向“最好”处努力,就能够构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有利于在人生实践中把握自学性,减少盲目性;增强主动性,减少被动性。

六、大学生如何看待自杀行为?

自杀是个人有意识地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是在个人陷入极度的绝望中而无法解脱时所选择的惟一解脱自己的一种自残行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个有社会和家庭责任感的人,一个对人生价值和意义有发现的人,不会为了自己的精神和肉体的解脱而选择自杀的。人的价值往往是在与厄运的抗挣中呈现出来的。鲁讯说过:“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会一切的不幸。”屈原遭放逐作《离骚》,司马迁受宫刑作《史记》,都是在挫折环境下抗挣的典范。对于那些因失恋、生活困难、别人不能理解自己、身体有痛疾而自杀的人来说,自杀是人屈服于挫折和逆境的表现,是一种脆弱的表现,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逃避行为。自杀,不但不会解决什么问题,反而会给生者留下无限的遗憾和痛苦。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只有一次,仅仅为了这一次,父母为他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一个人的自杀也许会导致他的亲友由希望变为绝望,由欢乐变为永远的痛苦,因此自杀应当受到人们的唾弃和谴责。

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自杀是一种“卑贱的勇敢”。试想想当你以自杀方式自以为得到解脱时,你的家人、朋友该有多难过,尤其是家人,会带给他们一生的痛苦。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学会这样做:

(一)自我安慰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是很不错的,应该欣赏自己。当事情没有如你所希望地那样发展时,也要试着去接受它,要善于满足现状,要很高兴地感到:事情原本还更糟呢。

(二)培养多方面的兴趣

有多方面的兴趣,如打球,、绘画、听音乐、下棋等等,对我们青少年来说是很重要的。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失败时,我们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兴趣中去,从中体验到快乐,忘却烦恼。

(三)结交知心朋友

当我们烦恼、迷惘、焦虑、不满时,如果有知心朋友陪伴左右,听你倾诉心里话,宣泄你的情感,并对你表示理解时,可能忧郁会减少一半。

(四)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

你可以到专门的心理门诊寻求心理工作者的帮助,也可以打热线电话宣泄烦恼,可能在与他们的交谈中,他们对你的情绪疏导,会使你放弃自杀这一很不明智的想法。



第八章 防传销篇

一、传销的特征

传销的欺骗性很强,而且作案方式越来越隐蔽,手段越来越狡猾。识别传销可参考如下“特征”:

1、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组织网络,从事无店铺经营活动,参加者之间上线从下线的营销业绩中提取报酬;

2、参加者通过交纳入门费或认购商品等变相交纳入门费的方式,取得加入、介绍或发展他人加入的资格,并以此获取回报;

3、先参加者从发展的下线成员所交纳的费用中获得收益,且收益数额由其加入的先后顺序所决定;

4、组织者的收益主要来自参加者交纳的入门费,或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的费用,而并非真正以推销商品为经营的方式来获取利润;

5、组织者利用后参加者所交纳的部分费用支付在先参加者的报酬,维持运作;

6、组织者承诺在一定时间内返还参加者高于其所交费用数倍的回报。   

二、传销的骗人伎俩和惯用手法

传销组织者为了引诱更多的人参与传销活动,使用了大量的骗人伎俩。预防抵制传销,应当了解一些传销骗人的惯用伎俩。

伎俩之一:诱惑力十足的“诱饵”。为将“潜在下线”引诱到传销活动地,传销组织者或“上线”往往编造“高薪招聘”、“提供就业”、“投资做生意”等极具诱惑力的理由,投其所好,吸引人们前往。

伎俩之二:假装温馨的“亲情友情”。为提高发展下线的成功率,传销人员往往将个人人际交往网络成员,即亲戚、朋友、同学、战友等作为首先考虑吸纳的对象。

伎俩之三:难以抗拒的“精神控制”。较典型的如“二八定律”,即对新来的受骗者,传销组织要求“业务员”(上线)80%谈感情,20%谈事业,绝对不能讲有关传销的事情;宣扬一些所谓的“成功案例”,逐渐消除新来人员的防御心理;不间断进行高强度“洗脑”,全面营造“传销致富”的氛围,从精神上控制新加入的传销人员。

伎俩之四:似是而非的“营销理论”。 “消费联盟”、“连锁加盟”、“框架营销”、“互动式科学营销”等等层出不穷的新名词,让人眼花缭乱,难辨真假。传销组织者为这些名目设计了似是而非的“理论体系”,用以伪装传销活动的骗人实质,对普通老百姓极具欺骗性。

伎俩之五:虚张声势的“互联网传销”。目前网络传销的主要形式有:一是传统传销的“网络版”,即借助互联网推销实物产品,发展下线;二是靠发展下线会员增加广告点击率来给予佣金回报,通过网络浏览付费广告获得积分;三是多层次信息网络营销模式,即传销组织设立网站,参与者通过交纳入门费加入该网站,取得资格去推荐、发展他人加入,并可以按照推荐成功加入的人数获取积分。

伎俩之六:时常变幻的“传销噱头”。为掩盖其拉人头的实质,传销组织者、策划者还利用“股票分红”、“会员制”、“电子商务”、“资本运作”、“连锁经营”、“直销”等种种噱头,给传销活动披上一层掩饰的外衣。如:某传销组织利用人们对“送海外原始股”的兴趣,谎称即将上市,成为公司成员不仅可以配送“海外原始股”,发展下线可享有推荐消费佣金、下线的分红等利益,其实质还是“金字塔形”按人头抽取佣金的传销。

伎俩之七:厚颜无耻的“政治旗号”。传销组织者打着“支持西部大开发”等幌子,曲解国家政策,为传销穿上了一层支持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幌子,增强了传销欺骗性。

伎俩之八:涉黑性质的“暴力传销”。一种是以限制人身自由为主的“暴力传销”,对新来的人员,传销组织者收掉其身上的手机、财物和身份证件,派人跟踪和监视,限制人身自由;一种是传销人员唆使被骗人员编造“生病住院”、“出车祸”等谎言,向家里要钱,更有甚者教唆被骗人员在电话里给家长演戏,以“绑架、不给钱就如何”的形式敲诈勒索,已初步显露黑社会性质。

三、传销的危害有哪些

传销是社会毒瘤,它的危害十分巨大。首先是给参与者造成财产的严重损失。传销的实质就是诈骗,是极少数人敛财的把戏,绝大多数参与者都会血本无归,甚至倾家荡产。第二,助长和膨胀了一些人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的心态。传销组织通过编造谎言,让不少急于求富的人萌生幻想,相信天上会掉馅饼,落入传销陷阱难以自拔。第三,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有些传销参与者被骗后走投无路,对社会产生怨恨情绪,聚众闹事,甚至引发抢劫、杀人等刑事案件。第四,冲击社会诚信伦理道德体系。传销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杀熟”,参与者为骗钱不惜将朋友,甚至父母、配偶、亲戚都拉入传销“泥潭”,导致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的信任度严重下降,极大地破坏了社会诚信道德体系。

四、参与传销是违法犯罪行为,像远离毒品一样远离传销。

2009年出台的《刑法修正案(七)》,正式规定了“组织、领导传销罪”:“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此外,不仅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是违法犯罪,参与传销同样也违法。根据《禁止传销条例》规定,参加传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一般参与者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参与传销者遭受的财产损失也无法挽回。传销害人害己,是违法犯罪行为,是政府明令禁止的,一定要擦亮双眼,拒绝传销,远离传销。

五、陷入传销怎么办

(一)自己陷入传销怎么办

一是要冷静面对,不要急燥害怕,控制自己的情绪,利用技巧与传销人员周旋。降低传销人员对你的防惫心,找理由逃离传销组织。例如:假装相信传销组织谎言,身上没钱参与,回家取钱为由离开。

如果遇到24小时有人“跟踪陪伴”软监视你,你可以借机向路人求助,或者见到当地执法单位,交警、巡警、派出所、工商局、检查院、立即躲进寻求帮助或者在钱币或者纸条上写上求助原因扔向窗外。

中国目前传销组织多数都是以“人性化”操作,不强迫威胁你参与,你可以随时退出,要充份开动脑筋与传销人员周旋尽快离开,不要轻信他们的谎言,导致被“洗脑”。

如果亲友“邀约”你,你同时想解救你的亲友,那就向当地的工商局公平交易处举报。如果没有效果,自己先离开,回家后找反传志愿者帮助,再展开解救。前提必须是自己安全的离开。

重点提示:在中国广东东莞一带,有些带有黑社会性质的传销组织,这些传销组织手段极其恶劣。一旦没有被“洗脑”成功,他们会威胁逼迫,强制让你通知家人给你汇款,一般都是几千块。你只有交了钱,他们才能放你。他们会把你独立的关在一间房子里,有2-3人24小时监视你,控制你的手机不让你与外界联系。

万一遇到这样传销组织,首先不要恐慌。利用技巧迷惹传销人员让他们放松对你的警惕。然后透过窗外记下详细的路牌路号,骗取信任拿回手机向家人求助。或者,用钱币,纸条写出原因,扔到楼下,寻求路人帮助。其次,趁传销人员麻痹之际,迅速逃离。向街上警察寻求帮助或者直接打110,见到行政机关单位躲藏进去寻求帮助。

同时要切记:

1、深陷传销,不要急燥,胆怯。传销只是想骗钱,不会做出伤害你的事情。

2、不要急于逃脱。在最近的新闻报道里,很多大学生,民工被骗入传销组织里,因为惧怕,从楼上跳下,造成终身残疾,甚至死亡。这些案件都反应出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人对目前传销不了解,还停留在早期98传销的概念上,大家想到传销就是黑社会性质的,恐吓,威胁,软禁,殴打,导致很多受害人做出极端行为。其实大家不要害怕传销组织利用技巧脱离。

(二)亲朋好友陷入传销怎么办

如果你的亲朋好友被人骗去搞传销,请你一定保持情绪的克制,不要太激动,要冷静对待。

第一步,和他(她)保持良好的关系,争取通过电话、上网等方式,当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与他(她)始终保持联系,了解他(她)目前工作、生活的情况,特别是要掌握他(她)在异地的具体地址。

第二步,试图用平和的语气告诉其传销的危害及违法性,劝说其离开。但对于已被“洗脑”的人来说,这种劝说通常成功率不高。请注意尽可能不要激化矛盾,失去他(她)对你的信任,增加今后反洗脑和解救难度。

第三步,如果你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让你的亲朋好友从传销里面走出来,你就必须要做好以下两点,第一,通知其他的亲朋好友,让他们明白传销是违法的,不能参与;第二,切断他(她)的资金来源,叫任何人都不要借钱给他;第三,不管什么理由,不要相信他们编造的谎言。比如生病了、被车撞了要住院,或者说公司需要交培训费、买电脑,还有甚者,虚构被绑架、暴力伤害等来骗取亲朋好友的信任,催使其快速汇钱过来,总之花样繁多,层出不穷。

第四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请前往他(她)所在的地方,佯称路过此地,或者前去考察他(她)的事业,在他(她)不知情的情况下,与当地工商或公安机关联系,在执法人员的帮助下,前往窝点实施解救,并让其接受执法人员专业的引导和思想矫正后,带其返乡。

第五步,返乡后,要用亲情和友情感化他(她),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监督其彻底断绝与其他传销人员的联系,回归正常的生活。


第九章 防滋扰篇

一、大学生受外部滋扰的常见形式及场所

(一)受滋扰的常见形式

1、校外的不法青少年在与少数大学生进行交往时,一旦发生矛盾或纠葛,便有目的地入校寻衅滋事、伺机报复等。

2、有的不法青年,在游泳、沐浴、购物、看电影、参加舞会、观看比赛、甚至走路等偶然场合,与大学生发生矛盾,进而酿成冲突。

3、有的不法青年,专门尾随女同学或有目的地到学生宿舍、教室等处污辱、骚扰、调戏女生,甚至对女同学动手动脚,致使女大学生受到种种伤害。

4、青少年犯罪团伙邀约到校园内斗殴滋事,从而使围观或路过的大学生无端遭殃。

5、外来人员或某些法纪观念淡薄的教职工子女与学生争抢活动场地,从而引发矛盾和冲突。

6、一些游手好闲的青少年,把学校变为玩乐场所,在校园内游逛,或故意怪叫漫骂、吵吵嚷嚷,或有意扰乱秩序,以搅的鸡犬不宁为乐,显得旁若无人、不可一世,似乎“老子天下第一”。大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人,与这类人员发生正面冲突的可能性很大。

7、有的不法青年,喜欢在师生休息的时候不停的拔打电话,或者无聊地谈天说地,或者口吐污言秽语,以搅得别人不能入睡为乐,这就是电话滋扰。

8、少数无赖之徒,千方百计地打听异性大学生的姓名和电话号码,然后不停地给其写信、打电话,不是低级庸俗的谈情说爱和造谣中伤,就是莫明其妙的恐吓和威胁,甚至敲诈勒索,从而造成被害人在精神上非常痛苦,这即是信件电话滋扰。

滋事者大多是一些有劣迹、行为不轨的青少年。这些人行动的目的和动机往往只顾满足眼前欲望而不顾后果,容易受偶然的动机和本能所支配,他们自制力差,小小的精神刺激即可使之陷入暴怒和冲动之中。有些则结成团伙,蛮横无理、为所欲为、称霸一方。入校滋扰者,有的事先有明确的目的,有的并无确定目标。无论是哪种形式,受滋扰的对象往往都是大学生。一些地处城乡结合部或周围居民点密集的院校,受滋扰的程度可能会更严重一些。

(二)校园内易发生滋扰的场所

1、体育运动场所,如运动场、溜冰场等。

2、公共娱乐活动场所,如舞场、礼堂、影剧院等。

3、生活场所,如学生宿舍、食堂等。

4、学习场所,如图书馆、学生教室等。

5、行人稀少、环境阴暗偏僻的校园边角地带、小树林等处。

二、大学生应当怎样对待外部滋扰

寻衅滋事是典型的流氓活动。在校园内故意起哄、强要强夺、无理取闹、追逐女学生或女教师等流氓行为,不仅直接危害师生员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而且还会破坏整个校园的正常秩序。对此,除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和公安机关等组织力量防范和打击外,师生遇到流氓滋事时,都有义务进行抵制和制止。只要有人挺身而出,发动周围的师生共同制止,流氓即使人多势众也不能不有所收敛。一般情况下,在校园内遇有流氓滋事,一方面要敢于出面制止或将流氓分子扭送有关部门,或及时向学校保卫部门报案,或打“110”电话报警,以便及时抓获犯罪嫌疑人,予以惩办。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冷静处置,不因小事而招惹是非,积极慎重地同外部滋扰这一丑恶现象作斗争。具体地说,大学生在遇到流氓滋事时,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提高警惕,做好准备,正确看待,慎重处置。面对违法青少年挑起的流氓滋扰,千万不要惊慌,而要正确对待。要问清缘由、弄清是非,既不畏慎退缩、避而远之,也不随便动手,一味蛮干,而应晓之以理,以礼待人,妥善处置。

2、充分依靠组织和集体的力量,积极干预和制止外部滋扰行为。如发现流氓滋扰事件,要及时向老师或学校有关部门报告,一旦出现公开侮辱、殴打自己的同学等类恶性事件,要敢于见义勇为,挺身而出,积极地揭露和制止。要注意团结和发动周围的群众,对滋事者形成压力,迫使其终止滋扰。

3、注意策略,讲究效果,避免纠缠,防止事态扩大。在许多场合,滋事者显得愚昧而盲目、固执而无赖,有时仅有挑逗性的言语和动作,叫人可气可恼而又抓不到有效证据。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冷静,注意讲究策略和方法,一方面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另一方面采取正面对其劝告的方法,注意避免纠缠,目的就是避免事态扩大和免得把自己与无赖之徒置于等同地位。

4、自觉运用法律武器保护他人和保护自己。面对流氓滋扰事件,既要坚持以说理为主,不要轻易动手,同时又要注意留心观察、掌握证据。比如:有哪些人在场,谁先动手,持何凶器,滋事者有哪些重要特征,案件大致的经过是怎样的,现场状况如何,滋事者使用何种器械、有何证件,毁坏的衣物和设施是什么,地面留有什么痕迹等等。这些证据,对查处流氓滋事者是很有帮助的。

大学生除积极防范和制止发生在校园内的滋扰事件外,更应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严格要求自己,决不能染上流氓恶习而使自己站到滋事者的行列中去。

三、女生如何防止性骚扰

一般认为,只要是一方通过语言的或形体的有关性内容的侵犯或暗示,从而给另一方造成心理上的反感、压抑和恐慌的,都可构成性骚扰。性骚扰和性侵害的对象常以女性为多。因此,女大学生了解一些性侵害和性骚扰的基本情况、掌握一些基本对付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一)性骚扰侵害的主要形式

1、暴力型性侵害。是指犯罪分子使用暴力和野蛮的手段,如携带凶器威胁、劫持女同学,或以暴力威胁加之言语恐吓,从而对女同学实施强奸、轮奸或调戏、猥亵等。暴力型性侵害的特点如下:

⑴ 手段残暴。当性犯罪者进行性侵害时,必然受到被害者的本能抵抗,所以很多性犯罪者往往要施行暴力且手段野蛮和凶残,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犯罪目的。

⑵ 行为无耻。为达到侵害女大学生的目的,犯罪者往往会厚颜无耻地不择手段,比野兽还疯狂地任意摧残凌辱受害者。

⑶ 群体性。犯罪分子常采用群体性纠缠方式对女学生进行性侵害。这是因为人多势众,容易制服被害人的反抗而达到目的,还会使原来单个不敢作案的罪犯变得胆大妄为,这种形式危害极大。

⑷ 容易诱发其他犯罪。性犯罪的同时又常会诱发其他犯罪,如因争风吃醋,引发聚众斗殴或为了逃避制裁,杀人灭口等恶性事件。

2、胁迫型性侵害。是指利用自己的权势、地位、职务之便,对有求于自己的受害人加以利诱或威胁,从而强迫受害人与其发生非暴力型的性行为。其特点如下:

⑴ 利用职务之便或乘人之危而迫使受害人就范。

⑵ 设置圈套,引诱受害人上钩。

⑶ 利用过错或隐私要挟受害人。

3、社交型性侵害。是指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发生的性侵害。与受害人约会的大多是熟人、同学、同乡,甚至是男朋友。社交型性侵害又被称为“熟人强奸”、“社交性强奸”、“沉默强奸”、“酒后强奸”等等。受害人身心受到伤害以后,往往出于各种考虑而不敢加以揭发。

4、诱惑型性侵害。是指利用受害人追求享乐、贪图钱财的心理,诱惑受害人而使其受到的性侵害。

5、滋扰型性侵害。其主要形式:一是利用靠近女生的机会,有意识地接触女生的胸部,摸捏其躯体和大腿等处。在公共汽车、商店等公共场所有意识地挤碰女生等;二是暴露生殖器等变态式性滋扰;三是向女生寻衅滋事,无理纠缠,用污言秽语进行挑逗,或者做出下流举动对女生进行调戏、侮辱,甚至可能发展成为集体轮奸。

(二)容易遭受性骚扰侵害的时间和场所

1、夏天,是女大学生容易遭受性侵害的季节。夏天天气炎热,女生夜生活时间延长,外出机会增多。夏季校园内绿树成荫,罪犯作案后容易藏身或逃脱。同时,由于夏季气温比较高,女生衣着单薄,裸露部分较多,因而对异性的刺激增多。

2、夜晚,是女大学生容易遭受性侵害的时间。这是因为,夜间光线暗,犯罪分子作案时不容易被人发现。所以,女大学生应尽量减少夜间外出。

3、公共场所和僻静处所是女生容易遭受性侵害的地方。这是因为,教室、礼堂、舞池、溜冰场、游泳池、车站、影院、宿舍、实验室等公共场所人多拥挤时,不法分子常乘机袭击女生;公园假山,树林深处、夹道小巷、楼顶晒台、没有路灯的街道楼边、尚未交付使用的新建筑物内、下班后的电梯内、无人居住的小屋、陋室、茅棚等僻静之处,若女生单独行走、逗留,很容易遭受到流氓袭击。所以,女生最好不要单独行走或逗留在上述这些地方。

(三)女生集体宿舍安全须知

1、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如发现门窗损坏,及时报告学校有关部门修理。

2、就寝前要关好门窗,在天热时也不能例外,防止犯罪分子趁自己熟睡作案。

3、夜间上厕所,要格外小心。如厕所照明设备损坏,应带上手电筒,上厕所前应仔细查看一下。

4、夜间如有人敲门问讯,要问清是谁再开门。如发现有人想撬门砸窗闯进来,全室同学要一起呼救,并准备可供搏斗的东西,作好齐心协力反抗的准备。

5、周末或节假日,其他同学回家,最好不要独自一人住宿。回宿舍就寝时,要留心门窗是否敞开,防止有犯罪分子潜伏伺机作案。如遇异常情况,可请一、二位同学同时进去,以确保安全。

6、无论一人或多人在宿舍,当犯罪分子来侵害时,都要保持冷静的态度,做到临危不惧,遇事而不乱。一方面呼救,一方面与犯罪分子作坚决斗争。

(四)女生夜间行路如何注意安全?

1、保持警惕。如果在校园内行走,要走灯光明亮、来往行人较多的大道。对于路边黑暗处要有戒备,最好结伴而行,不要单独行走。如果走校外陌生道路,要选择有路灯和行人较多的路线。

2、陌生男人问路,不要带路。向陌生男人问路,不要让对方带路。

3、不要穿过分暴露的衣衫和裙子,防止产生诱惑,不要穿行动不便的高跟鞋。

4、不要搭乘陌生人的机动车、人力车或自行车,防止落入坏人的圈套。

5、遇到不怀好意的男人挑逗,要及时斥责,表现出自己应有的自信与刚强。如果碰上坏人,首先要高声呼救,即使四周无人,切莫紧张,要保持冷静,利用随身携带的物品,或就地取材进行有效反抗,还可采取周旋,拖延时间的办法等待救援。

6、一旦不幸受侵害,不要丧失信心,要振作精神,鼓起勇气同犯罪分子做斗争。要尽量记住犯罪分子的外貌特征。如身高、相貌、体型、口音、服饰以及特殊标记等等。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并提供证据和线索,协助公安部门侦查破案。

(五)怎样摆脱异性的纠缠

在学生中的异性纠缠,主要是恋爱中的异性纠缠。这种纠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单恋者的纠缠,一方有情,另一方无意,有情者积极进攻,穷追不舍。如某大学生追求一同班女同学,遭到拒绝,竟不顾影响,在众目睽睽之下,跪在女学生面前求爱。二是原来有恋爱关系,因为某种原因,一方提出终止恋爱关系,另一方无法接受,因而苦苦纠缠。

为摆脱恋爱中的异性纠缠,希望你做到:

1、态度明朗。如果你并无谈恋爱打算,对于那种单恋的追求者,你应该明确拒绝。如果是正在恋爱中或曾经恋爱过的对象,你要冷静地考虑一下有无重归于好的希望,如果没有,也要明确告诉对方,让对方打消念头。你应当知道,态度暖味,模棱两可,对对方说来是一种成功的希望,增加了幻想,因而也会带来更多的麻烦。

2、遵守恋爱道德,讲究文明礼貌。在拒绝对方的要求时,要讲明道理,耐心说服。要尊重对方人格,不可嘲笑挖苦,更不能在别人面前揭露对方隐私。例如:不要公开对方追求你的情书,不要谈论对方曾经对你有过某种非礼行为等等。如果是中断恋爱关系,自己有责任的,也应主动承担责任,表示歉意。

3、要正常相处,但要节制往来。恋爱不成,但仍是好同学、好朋友,不可结怨,更不可成为仇人、敌人。在交往中,最好要节制不必要往来,以免对方产生“物是人非”的伤感,让对方尽快消除由于失恋所造成的心理上的伤害。

4、遇到困难,要依靠组织。在你认为向对方做了工作以后,可能效果不大,仍制止不了对方的纠缠,或者发现对方可能采取报复行为,要及时向老师和领导汇报,依靠组织妥善处理,防止发生意外事件。

5、女生要自爱自重。女生作风上要稳重,生活上要俭朴,不要刻意追求打扮,不要在和男生交往中占小便宜,要钱要物,吃喝不分。要大方得体,不要随意向异性撒娇,流露出对异性的冲动,以免异性有非分之想。

(六)怎样处理好恋爱纠纷

正确处理好大学生中的恋爱纠纷,对于安定大学生生活,帮助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预防和减少刑事、治安案件的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此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处理恋爱纠纷,应当以双方当事人协商处理为主。

2、要有诚意。不管恋爱结局如何,都要有解决问题的诚意。只有这样,才能在协商调解中冲破障碍,求同存异,妥善解决争端问题。

3、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恋爱纠纷双方多做自我批评,防止加剧感情裂痕,铸成难以收拾的僵局。

4、涉及到中断恋爱关系,要持慎重态度。在感情好的时候,要看到对方的短处,在发生感情裂痕的时候,要想到对方的长处。要珍惜已经建立的爱情,不要人为地制造和加大裂痕。在双方感情矛盾中,有过错一方要主动承认错误,以取得对方谅解。如果确无和好可能,或者一方坚持中断恋爱关系,也要面对现实,为了今后的长久幸福,果断地中断恋爱关系。

5、对于中断恋爱关系的,要处理好善后事宜:

⑴ 对于寄来的恋爱书信,尽可能退还对方。

⑵ 在恋爱中,用于共同生活的款项,不管谁花了多少,以不结算为宜。

⑶ 互赠的礼品,按照民事法律关系中的赠予方面的规定,一般不索还。

(七)女性正当防卫十招

为了帮助女性急难中能使用我国刑法界定的“正当防卫”手段.结合我们的办案实践,以下几种“正当防卫”方法,可供女性在遭遇色狼时临时使用。

“喊”——有道是“做贼心虚”。色狼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心虚的多。别小看喊声带来的风吹草动,它就有可能阻止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性继续加深。假如色狼正处于犯罪初始阶段,女性应当大声呼救,以求得他人闻警救助。如:一女性在夜晚行走时,被一名心生歹意者突然截住。她不顾一切大声呼喊,色狼惊吓,在逃跑中被闻声赶来的众人抓获。此刻若女孩心有所忌,不敢呼喊,则必将遭害。

“撒”——若只身行路遭遇色狼,呼喊无人,跑躲不开,色狼仍然紧追不舍。女性可以干脆就地取材,抓一把泥沙拉向色狼面部(女性为防侵害,可以在衣袋、书包内常备些食盐),这样做可以抢出时间报警。

“撕”——如果撒的办法不起作用,仍被色狼死死缠住,打斗不过。女性可以在反抗中撕烂色狼的衣裤,令其丑态百出。尔后将他的烂衣裤(碎片、衣扣、断带)作为证据带到公安机关报案。

“抓”——使劲撕仍不能制止加害行为的,可以向犯罪嫌疑人的面部、要害处抓去。抓时只有抓得狠、抓得死,将其抓破,才能达到制服色狼、收集证据的目的。将留在指甲里的血肉送公安机关,即可作为不法侵害的证据。

“踢”——面对一时难以制服的色浪,可以拼命踢向他的致命器官,这样可以削弱地继续加害的能力。这一手不少女性在自卫中使用过,极见成效。

“变”——若遭色狼跟踪,不要害怕,见机变换行走路线,一般都可将其甩掉。有一女工夜间回家路上,发现被盯上了。原路线前方不远即是偏僻路段。女工当机立断,迅速改变了回家路线,并在不远处果断地叩响了路边一户人家的大门。

“认”——受到色狼不法侵害时,女性应当瞪大眼睛,牢记色狼的面部和体态特征,多记线索,以便在报案(一定要争取在24小时之内)时提供给公安人员。某地区有一名女中学生,遇害时牢牢记住了犯罪嫌疑人的脸面。她在随后公安民警侦破此案的路上遇到了这名色狼,当场指认出来。

“咬”——色狼施暴时常常先将女性的双臂缚住,此时在不得已中应抓住时机咬住其肉体不松口,迫使其就范。有位女性在被害过程中,遭色狼强行接吻,情急中她“稳、准、狠”地咬住了色狼的舌头,致使其疼痛休克,被捉送公安机关。

“套”——如果几经反抗不力,色狼强奸即遂,此时也不可轻易放过(有些受害女性到此时就彻底放弃反抗了),可以采取“套”的办法将其制服。如一位女子被害后哭着说:“这么一来……我连对象都没法找了……你要是没有对象咱就……”次日晚,当色狼再次去找该女子要“谈情说爱”时,被早已等在那里的公安人员抓获。

“刺”——如果遇上色狼手中有凶器,女性仍要沉着,胆大心细,不要慌乱。色狼要行好,必会自脱衣裤,此时可借机行事。有一妇女被持刀色狼相逼,她临危不慌,让色狼先行脱衣,当其高兴中动手脱衣时,妇女快速用刀朝色狼特殊要害处刺去。

(八)积极防范,避免发生性骚扰侵害

1、筑起思想防线,提高识别能力。女大学生特别应当消除贪图小便宜的心理。对异性的馈赠和邀请应婉言拒绝,以免因小失大。谨慎待人处事。对于不相识的异性,不要随便说出自己的真实情况,对自己特别热情的异性,不管是否相识都要倍加注意。一旦发现某异性对自己不怀好意,甚至动手动脚或有越轨行为,一定要严厉拒绝、大胆反抗,并及时向学校有关领导和保卫部门报告,以便及时加以制止。

2、行为端正,态度明朗。如果自己行为端正,坏人便无机可乘。如果自己态度明朗,对方则会打消念头,不再有任何企图。若自己态度暖昧,模棱两可,对方就会增加幻想。在拒绝对方的要求时,要讲明道理,耐心说服,一般不宜嘲笑挖苦。中止恋爱关系后,若对方仍然是同学、同事,不能结怨成仇人,在节制不必要往来的同时仍可保持一般正常往来关系。参加社交活动与男性单独交往时,要理智地有节制地把握好自己,尤其应注意不能过量饮酒。

3、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对于那些失去理智、纠缠不清的无赖或违法犯罪分子,女大学生千万不要惧怕他们的要挟和讹诈,也不要怕他们打击报复。要大胆揭发其阴谋或罪行,及时向领导和老师报告,学会依靠组织和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千万注意不能“私了”,因为“私了”的结果常会使犯罪分子得寸进尺,没完没了。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在日常的大学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让我们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四、发现形迹可疑人员应如何处理?

所谓形迹可疑人员就是出现在校园内的行为举止、衣着、动作习惯等明显有别于校内师生员工,语言疑点较多或行为诡秘的人员。

遇到形迹可疑人员,应仔细观察,记住可疑人员的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身高、胖瘦、相貌、衣着、口音、动作习惯,以及身上痣、瘤子、斑痕、刺花、残疾等各种特征,佩带的戒指、手镯、项链、耳环等各种饰物的情况,以便向公安保卫部门提供破案线索。

发现可疑人员应采取正确的方式处理:

1、发现形迹可疑人员应主动上前询问,这时态度要和气,但问得应仔细些。如果来人确有正当理由,一般都能说得清楚。如来探亲访友的,多半所说姓名及所在院系、年级、班级不错,必要时还可帮助找人。

2、来人回答疑点较多,所说的院系、专业、年级不对号,要找的人根本不存在,神色慌张左顾右盼等,则可进一步盘问,必要时还可问其姓名、单位,然后要求看看其有无身份证、工作证、学生证等证件。为避免矛盾,也可叫学生干部、值班人员出面询问。经核实身份无误,又未进一步发现盗窃证据,可由值班人员记录其单位、姓名、来校时间后让其离去。

3、如来人经盘问疑点很多,不肯说出真实身份,或身边携有可能是赃物、作案工具等物品,应由值班人员或学生治保人员按有关规定谈话将其拖住,并打电话报告学校保卫部门,尽快来人审查弄清情况。

4、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态度始终要和气,即使可疑人激动争吵,也要与其讲明道理,切不可动手;二是不能随意进行搜查,因为这样做是违法的;三是如果可疑人员真是盗窃分子,还要防止其突然行凶或逃跑,要及时报案;四是做到注意安全、随机应变、以正压邪、急而不乱。

五、遇到滋扰时怎么办?

大学生是校园的主人,理所当然要积极维护校园秩序,维护自身的利益,与外部滋扰做斗争。如何处置所遇到的问题,总的要求是:掌握法律武器,依靠组织和集体,有理、有利、有节地开展斗争,具体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做好思想准备,正确看待,积极干预,慎重处理。

2、依靠组织,依靠集体的力量,积极干预和制止违法行为。

3、注意策略,避免纠缠,防止事态扩大。

4、自觉运用好法律武器。同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坚持以理服人为主,不要轻易动手,在危及学校、他人和自身安全时,可以实行正当防卫,但要掌握分寸,不要防卫过当。二是要注意掌握证据;三是要加强自身修养,与人为善,不因小事而惹是非。

六、什么是骚扰电话?其表现形式有哪些?

多次或长时间拔打当事人电话干扰其正常工作、生活、休息或用电话讲述当事人不愿接受的内容,叫电话骚扰。进行电话骚扰的行为及其内容叫做骚扰电话。

骚扰电话一般有骚扰对象特定性、电话内容淫秽和作案对象知情性特点。

其表现形式大致有:相识异性之间以要求建立关系为名的骚扰电话;矛盾双方之一以说事、谩骂为内容的骚扰电话;以推销做广告为名的电话;性骚扰电话;恐吓电话等。

七、大学生接到骚扰电话怎么办?

对于异性打来的求爱电话,要端正态度,严辞拒绝,不可拖泥带水;对于谩骂电话,可以录音,同时警告对方不要继续,否则将负法律责任;对于推销之类的广告则只要挂断即可;对于性骚扰电话,要注意收集证据,及时报案;对于恐吓电话,要能正确对待,千万不可为隐瞒自己某些不可告人行为而满足对方要求,否则后患无穷。

八、同学之间发生冲突后怎么办?

1、克制情绪,避免矛盾激化;

2、相信组织,就近寻求支援;

3、向学校保卫处或公安部门报案;

4、及时向本院、系说明情况,由院系出面协调。



第十章 生活安全篇

一、登山应如何注意安全

1、要合理携带行装用具,最好带上拐杖、绳子和手电筒。

2、天黑以前,一定要到达预定目的地,以免夜间露宿,造成诸多不便。

3、登山要根据个人的体质,量力而行,结伴而行。

4、雨天、雾天时不要冒失走险路,以免因浮土、活动的石头、路滑、视线不清而失足滑跌。

5、雷雨时要防止雷击,不要攀登高峰,不要手扶铁索,不要在树下避雨。

6、不要穿塑料底鞋或高跟鞋登山。

7、登山时可少穿一点衣服,如停下来,特别是汗流浃背时要披上暖和的衣服,防止受凉感冒。

8、要注意山林防火。

9、要防毒蛇咬及野兽袭击。衣服要包紧身体,不要有太多裸露在外,以防被毒蛇袭击。

10、在深山、树林中行走,特别是在阴雨或大雾天气,要注意防止迷路。事先最好找一位向导同行,不要单独行动,不要到深山密林里去。

二、游泳时应怎样注意安全

1、游泳前要了解自己健康状况,能否参加游泳要听取医生的意见。

2、要选择好地点,了解浴场情况。

3、下水前要先活动身体。

4、不要冒然 “扎猛子”、潜泳,不要打闹,以免呛水和溺水。

5、正确估计自己的水性,不要逞能。

6、不要在急流、旋涡处游泳,禁止酒后游泳。

7、游泳过程中,如突然觉得眩晕、恶心、心慌、气短或四肢抽筋,要立即上岸或呼救。

8、当小腿或脚抽筋时,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跳跃,或自己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

9、遇到溺水危险时,可用下述方法自救:

⑴ 身体放松,深呼吸一口气后面向水底,四肢放松下垂,让头枕、后颈部漏出水面,直至感到需要呼吸时为止;

⑵ 当想呼吸时,将双臂慢慢抬到肩部高度,同时一腿向上提高到腹部高度,另一腿尽量向上屈,头部不变,节省气力和防止身体下沉;

⑶ 将头仰起呼吸,同时双手猛力向下推,双脚向下蹬。换气时向别人呼救。

⑷ 吸气后,恢复开始姿势,反复进行,可保持身体不会下沉,直到获救。

三、正当防卫

(一)什么是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就是对不法侵害者造成一定损害的行为,制止其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以保卫国家的、公共的、本人的或其他人的人身和其他的合法利益的行为。

我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必要损害的行为是正当防卫。

1、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存在不法侵害。一般来说,不法侵害是指违反法律规定、具有社会危害性并且带有较明显的紧迫性或攻击性的行为。对于合法行为如公安人员的拘留、逮捕,群众捉拿或扭送罪犯等,不能进行所谓的正当防卫。

2、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是必须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谓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这种侵害是实际进行的,而不是主观想象的、推测的;二是指不法侵害是正在进行的,而不是尚未发生或已经结束的。如果凭借错误的想象和推测而事先防卫,则属于假想防卫;不法侵害已经结束,再对不法分子进行防卫,则属于事后防卫,是一种非法的报复行为,构成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3、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是不法侵害者本人。正当防卫的目的是制止、排除不法侵害,故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而不能对其他人实施,(如不法侵害人的亲属等)。另外,对共同实施不法侵害的,如现场的组织者、指挥者也可以实施正当防卫。防卫人在实施防卫的过程中如果给第三者造成损害,可以根据其主观有无罪过来确定其应否承担刑事责任。

4、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是正当的防卫意图。正当的防卫意图是指防卫人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合法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正当防卫之所以是正义的,就在于它是为了保护这些合法利益,这是正当防卫的基本出发点,离开了这个基本出发点,正当防卫就不能成立。也就是说,为了保护非法利益而实行防卫(如盗窃犯为了保护盗窃来的财物而实施的防卫),就不是正当防卫。

5、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是没有超过必要限度。所谓必要的限度,是指正当防卫以有效地制止不法侵害为限度。即只要这种防卫行为在当时的具体情况下是有效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则不论其性质、手段、强度与后果是否和不法侵害行为相适应,都不能认为是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反之,如果防卫所采取的措施不是当时情况下所必需,行为人应就其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怎样正确运用正当防卫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实施正当防卫必须同时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第一、只有在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

第二、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

第三、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防卫,而不能对无关的第三者实施;

第四、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能阻止对方对自己的侵害),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三)哪些是非正当防卫

1、防卫过当。它是指行为人在实施正当防卫时,超过了正当防卫所需要的必要限度,并造成了不应有的危害行为。

2、防卫挑拨。它是指行为人故意挑逗对方,使对方对自己进行不法侵害,接着借口加害于对方。

3、防卫侵害了第三人,也叫局外防卫。它是指防卫者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以外的人实施的侵害行为。

4、假想防卫。它是指不法侵害行为根本不存在,由于行为人猜想、估计、推断不法侵害行为存在,而对其实施侵袭的一种不法侵害行为。

5、事前防卫,也叫提前防卫。它是指行为人在不法侵害尚未发生或者说还未到来的时候,而对准备进行不法侵害的人采取了所谓的防卫行为。

6、事后防卫。它是指不法侵害终止后,而对不法侵害者进行的所谓防卫行为。


上一条:大学生如何防止陷入传销组织

下一条:防范网络诈骗犯罪“8项注意”

关闭